中国画倡导“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对于写生与创作的关系,中国绘画史早有阐述,宋代范宽主张“与其师人,不若师诸造化”、清代石涛强调“搜尽奇峰打草稿”。现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遍游海内,写生以万计;刘海粟十上黄山,七十载艺术求索终在泼墨云海中觅得真章;李可染更是身体力行,倡导写生应把西法光影效果融入中国画之中,拓宽了中国画的表现领域。这些对物象观察与艺术表达之间关系的论述,以及行走的笔触告诉我们,写生之于中国美术的发展具有独特意义和当代价值。
就教学而论,写生与临摹,同属于中国画的基本功,从更深层面思考,写生解决的是“画什么”的问题,临摹则解决“怎么画”的问题。“临摹”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