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 >> 艺术新闻 >> 综合新闻
      1. 郭永琰 | 诗词书画融古今,凝重古朴显风骨
      2. 2025/10/27
      3. 在中国当代书画艺术的谱系中,郭永琰先生以其深厚的传统功力、全面的艺术修养和独特的文化视角,构建了一个融诗词、书画于一体,贯通艺术创作、教育传播与金融文化实践的多元格局。他的艺术生涯,既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精神的当代延续,亦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文化自信的深刻践行。 作为李可染画院专务副院长兼书法篆刻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郭永琰的艺术成就得益于他对中国艺术传统的深入研习与创新性转化。 全文
      1. 涂少辉 | 戈壁星光里,走出的艺术追光者
      2. 收藏拍卖杂志
      3. 2025/10/27
      4. 《此去经年-4》80×160cm绢本综合2022 屋里摆满了星空研究的书籍,时长驱车几个小时赶至观星地,手脚麻利地装好略显繁琐的望远镜……一系列动作下来,如果不是提前做了功课,我还以为他是个天文学研究者。 西北广阔的戈壁,和璀璨的星河,从小就在涂少辉心中扎了根。若干年后,关于水墨,关于综合材料的学习,把他对星空的无限渴望,在他的绢本综合作品,与各类装置、摄影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全文
      1. 杜松儒:朴素简单,活好每一天
      2. 2025/10/27
      3. 杜松儒《过客》 水印木刻 60cm×90cm 2000年 丰富的阅历会磨砺你的心性,褪去浮夸虚伪,只求本真。 ——杜松儒 现在想一想,我是幸运的。虽然20世纪70年代物质条件有限,但是我出生在一个崇尚艺术的家庭,一直没有离开过中国美术界。一岁多时,因为唐山大地震,我们全家住在天津美术学院的防震棚。那时还有许多老一辈艺术家,比如秦征、溥佐、孙其峰、王颂余等先 全文
      1. 唐代书法教育对当代书法教学的启示
      2. 中国文化报
      3. 2025/10/27
      4. 唐代国力的强盛为书法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作为书法艺术的繁荣时代,唐代书法的鼎盛与官学教育体系密不可分。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国子监下设书学,以篆、隶、楷三体为必修,量化训练严明,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儒家使命。官学以典籍为基、法度为纲、德艺并重的教育范式,恰为当代提供了解析书法教育文化属性的历史镜鉴。 一是书法教育体系的制度保障。《新唐书·选举志》详载国子监专设书学博士,生徒须深入学习《石经》《说文解字》等,“日纸一幅”的量化训规,更将“楷法遒美”列为吏部铨选“身言书判”四才核心标准,使书法超越技艺层面,成为士人立身晋阶之通途,唐代以国家法典之力铸就 全文
      1. 中国画在德国和瑞典播撒“盎然生机”
      2. 中国文化报
      3. 2025/10/27
      4. 观众在“生机盎然的世界——中国国家画院作品国际交流展”现场参观作品。 10月初的德国柏林,已经有了深秋的寒意,道路两旁的橡树变幻出缤纷的色彩,人们也裹上了厚厚的外衣。在位于柏林市克林霍夫大街21号的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内,大家正在紧张有序地筹备一场中国画展览:“生机盎然的世界——中国国家画院作品国际交流展”。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员已经提前给当地观众发出邮件,不多时就收到众多预约报名。 全文
      1. 艺术与人民、与时代的倾情对话
      2. 中国文化报
      3. 2025/10/27
      4. 专家在美术作品展览现场导览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供图 目前,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的展演活动正在川渝两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美术、书法篆刻和摄影三大展览虽然媒介各异,却同源于审美之根、文化之魂、人民之心,共同诉说着一个主题——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故事。在这里,艺术不仅是美的创造,更是精神的书写、文化的自觉、时代的见证。这场让人身心愉悦的视觉盛宴不只是一次展会,而是一个特别的文化交流、艺术惠民的“场”,让城市的文化气 全文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214(s)   3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