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 >> 艺术新闻 >>
      1. 珠归海上 上海博物馆整体呈现庄万里家族捐赠书画
      2. 美术报
      3. 2025/08/23
      4. 明 林良 竹禽图轴 上海博物馆8月20日起在人民广场馆举办“珠归海上:庄万里家族捐赠两塗轩书画展”。上海博物馆的历史和发展,与捐赠人的义举与厚爱不可相分。在上博的书画收藏中,由菲律宾华裔企业家庄万里先生(1899-1965)捐赠的“两塗轩”藏书画是尤为值得珍视的一部分。 为表彰庄氏家族存护中华文化的心意与壮举,使其珍藏得到最大程度的展示与研究,上海博物馆设有“两塗轩”专室,将其捐赠的 全文
      1. 再谈艺术之微妙
      2. 美术报
      3. 2025/08/23
      4. 潘鸿海 春 97×130cm 布面油画 1989年 艺术之微妙,除了“不可捉摸”之外,还有什么特点呢? 清人张庚在《国朝画征录》中,对“四王”之一王原祁的山水画创作过程作了这样的描述:“发端浑沦,逐渐破碎;收拾破碎,复还浑沦”。一幅大山水,必须经历从“浑沦”到“破碎”,再从“破碎”到“浑沦”的流程,才足以同时表现出自然物象的整体性与丰富性。 这里的“浑沦”,落实 全文
      1. 艺术创作“个性”越强越好吗
      2. 美术报
      3. 2025/08/23
      4. 在现实生活中,但凡“个性”是越强越好吗?现在就来探究一下缘由,我认为有些时候在某些情形中,“个性”越强反而不好,它往往更容易带来不必要的矛盾冲突。尤其在社会人际关系中,“个性”越强,显得越难融入群体。所以个性强,就要看强在什么地方、强在什么场合……如果在一个标准化的生产车间,一条生产线上生产出来具有差异性的产品,那就是次品和废品。然而在艺术领域里,这种差异性越强烈,即所谓个性越强,就是越发优秀的艺术作品,因此个性之于艺术是一种“灵魂”般的存在,在艺术作品上的“个性”越强,它则具有非常高的文学艺术价值意义。 个性是什么?是曹操的谋略奸诈乎?是刘备三顾茅庐的宅心仁厚 全文
      1. 在抗日烽火的历史中 三毛在人生道路上成长
      2. 美术报
      3. 2025/08/23
      4. 张乐平 三毛解放了 年画 1950年 张乐平笔下的三毛艺术形象,从第二册《弄堂里的三毛》即早期的三毛,到第三册《抗战烽火》中的三毛,第四册《三毛从军记》和第五册《三毛流浪记》等后来的三毛来看,显然是不一样的。三毛艺术形象的塑造有一个发展、探索、深化、成熟的过程,这也是张乐平的漫画艺术发展、探索、深化、成熟的过程。 创造于1935年7月的早期三毛艺术形象,造型定位是一个不到10岁的小男 全文
      1. 丁聪充分地利用了“漫画”这个阵地
      2. 美术报
      3. 2025/08/23
      4. 丁聪 现实图 1947年 原作藏于中国美术馆 丁聪一生经历了几个时代的巨变,但始终不曾放下手中的画笔,在七十余年的漫画生涯中,创作了数千幅作品,浓缩了中国社会大大小小的时代变迁。他的讽刺漫画更是如同一只牛虻狠狠叮在时代的躯体上,时刻警醒着后人。 丁聪是我国漫画界前辈丁悚之子。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们父子二人为“老丁”和“小丁”。所以丁聪长期以“小丁”笔名发表作品。丁聪为上海市人,1916年 全文
      1. 爱与和平——丰子恺的抗战漫画艺术
      2. 美术报
      3. 2025/08/23
      4.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重温丰子恺笔下的抗战漫画,恰似翻开一部镌刻着家国深情的视觉史诗。 这位以“人间情味”闻名的艺术家,在山河破碎之际放下温润笔触,以画为刃、以笔为炬,将战火中的苦难与不屈、离别与坚守、绝望与希望浓缩于方寸之间。他的作品既是对战争残酷的真实记录,更是一位文人以艺术为载体的爱国呐喊。今日重探这些作品中的爱与和平主题,既是对历史记忆的打捞与致敬,更是为 全文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12(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