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 >> 美术理论 >>
      1. 苏轼的书法美学思想
      2. 2010/07/09
      3. 内容摘要:苏轼作为书法“宋四大家”之首,其成就十分显著。他的书法美学核心思想是尚自然。在其书法美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中,“自然”的内涵不断充实,外延不断扩展,包含着本与末、道与艺、人品与书品等本体论范畴和创作论上的无意于佳、放意自适状态以及风格论上的自然平淡。他的书法成就正是他书法美学思想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自然 苏轼 书法美学 苏轼的书法于二王后独出冠时,别开生面。其字丰满肥润,跌宕生姿。“有天真烂漫之趣”,他说:“故仆书尽意作之似蔡君谟,稍得意似杨风子,更放似言法华。&rdq 全文
      1. 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阐释
      2. 2010/07/09
      3. 内容摘要:“绝俗”“重韵”是黄庭坚书法美学思想的核心。“绝俗”则须重视“胸次”,在艺术境界上超越凡俗。他所重的“韵”,是“苍拔紧执”为主,且与“妍雅郁藏”相融合的“韵”。此外,他强调“法外之理”“中和”“自然”等美学观。他的书法创作前无古人,特色独具,基本上实现了自己的美学理想。 关键词:黄庭坚 书法美学思想 绝俗 全文
      1. 论孙过庭的书学思想对中国书法理论的贡献(1)
      2. 2010/07/09
      3. 回顾中国的书法理论史,我们不会忘记孙过庭,也不能忘记孙过庭,他的书学思想对中国书法理论的贡献是巨大的,影响也是深远的。他的理论水平、识见令后人服膺,书法也为后人推崇。他的书学思想以其杰出的艺术性展开了书学理论的基本框架,从而为整个中国书学理论的建构奠定了基础。他的书学思想的结晶——《书谱》是中国古代书论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书论史上一重要里程碑。在新的历史时期,探索孙过庭的书学思想对中国书法理论的贡献,对我们坚持用书法理论指导书法创作实践以及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和完善中国书法理论有着重要意义。 一、孙过庭的书学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全文
      1. 论孙过庭的书学思想对中国书法理论的贡献(2)
      2. 2010/07/09
      3. 第四层:关于书法艺术创作的理论。孙过庭在书法创作的问题上阐述了书家创作时心理上的作用,他提出了“心悟手从,言忘意得。”、“谋而后动,动不失宜。”、“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思虑通审,志气平和,不激不厉,风规自远。”以及书法艺术创作要达到“心手双畅”、“心手会归”、“无问心手”的艺术境界。他认为书法创作要有一种兴会淋漓、不可遏止的创作状态,去追求艺术创作的自由王国。 第五层:关于书法艺术风格和批评的理论 全文
      1. 论孙过庭的书学思想对中国书法理论的贡献(3)
      2. 2010/07/09
      3. 2、孙过庭的书学思想从中国古代书法艺术大师和自己的创作实践出发,解决了书法艺术创作实践所面临的主要课题。    不管在任何时候,书者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书法艺术创作。早期的中国古典书学理论最主要的特色是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强调情与理的统一,并且以此为主要的指导思想。这与孙过庭以艺术创作主体对客观世界的内在精神的感觉和把握,集中表现客观事物最本质的特征有很大差别的。孙过庭书学思想的形成,对中国古典书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中国书法艺术创作是以有形的汉字为书写载体的,要把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进入书法家的视野,还要融入书法家的主体精神,这是一种精神化了的客观存在。 这种书学思 全文
      1. 书法的变化美
      2. 2010/07/09
      3. 中国书法是东方特有艺术,纵观我国三千多年来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点画、结体、章法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书法艺术是线条的艺术,它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审美价值很高的艺术,主要是因为用毛笔写出的字具有线条千姿百态、变化无穷的特点,体现了一种变化美。 点画的变化美 点画是构成各种书体字的最基本的零件,因此点画的变化是书法变化的最基本的因素。 书法中的各种基本笔画本身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智永在"永"字八法中对各种不同笔画的写法提出各种要求:"点"要写得"如鸟翻然侧 下";"横"要写得" 全文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13(s)   0 queries cac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