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  通行证   帐号  密码  注册
      当前位置: >> 艺术新闻 >>

        意之动——王伟平&张宜写意作品展

        分享到:
        2024-12-26 08:57:33

            (1/5)​意之动——王伟平&张宜写意作品展

            (2/5)王伟平 片片出花溪

            (3/5)王伟平 夏日大厂之韵

            (4/5)张宜 一袭红袍剑在腰

            (5/5)张宜 快哉图

            展览名称:意之动——王伟平&张宜写意作品展
            展览时间:2024/12/28--2025/01/12
            展览地点:济南市历下区泺源大街2号大众传媒大厦4楼
            主办单位:山东新闻书画院、齐鲁美术馆
            参展艺术家:

          协办单位:山东新闻大厦、大众书画频道、新黄河·济南时报、爱济南新闻客户端、画说收藏、一品堂艺术机构

          支持单位:《人文天下》、《爱尚美术》、《诗书画》

          策展人:刘宗奎

          学术主持:臧文涛、孙晓娜

          执行策展人:焦猛

          开幕时间:2024年12月28日下午2点

          前言

          写意精神,自古便流淌在中国绘画的血脉之中。元末明初的夏文彦于《图绘宝鉴》中记载的北宋僧仲仁以墨晕画梅,概括出了“写意”的画法。此前,南朝宗炳的“畅神”、唐朝张彦远的“怡悦情性”、宋代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龄”都表达出了对写意精神的追求。历朝历代,中国古代画家们一直在这似与不似之间寻求妙法。

          在当代中国美术写意精神的回归与理论构建的今天,浙江诸暨的王伟平和山东潍坊的张宜不约而同地在追求写意精神的道路上相遇。他们一南一北,在不同的沃土中生发出了各自的写意意趣。同是执教艺苑十数春,他们在传授技艺的同时,也在正统训练和时间沉淀中扎实了自己的笔墨根基,寻找到了个人的写意风格。

          王伟平以吴派为基,师法青藤白阳,捕捉自然的灵动,记录对生命的感悟。张宜则以金石入画,打破山水与人物的界限,表现齐鲁大地的坚韧与活力。如何以笔墨为载体,传达出超越视觉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共鸣皆是两人一生都在不懈追求的艺术目标。

          本次展览汇聚了王伟平和张宜二人佳作70余幅,我们在观展过程中体悟二人笔精墨妙与神满意足的同时,也应该思考在当今多元化的艺术语境中,如何在笔墨中体现时代的命题,为笔墨注入时代气息,呼唤写意精神的回归,激发更加向上且包容的人文关怀。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76(s)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