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当前位置: >> 画家简介 >>

        陈明:拓宽美术创研单位公共文化服务的模式

        分享到:
        作者:陈明来源:中国美术报2022-04-06 09:11:54

          美术创研单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得到新一轮的飞速发展,文化需求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建成小康社会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需求量更大。这一方面反映了普通百姓对于更美好生活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是公共文化工作持续推动的结果。同时必须看到,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后,因现代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也日渐明显,如城市病问题、精神健康问题、伦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特别是人格失衡和精神危机,为人们生活带来新的挑战,也为公共文化服务和审美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小康社会已经建成的当下,拓展文化公共服务的模式,提升文化公共服务的品质要求,关乎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我国的美术创研单位大致涵盖美协、美术院校、画院、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多个系统,数量众多。随着近些年国家对于文化事业的投入,美术创研单位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从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取得显著的提高。美术创研单位通过举办美术展览、公共美术教育等,开拓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审美知识、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高雅审美趣味,对社会美育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贵的资源和动力,功不可没。可以看到,近些年来,参观美术展览、参加公共美术活动的群众越来越多,审美情趣也逐渐得到提高,生活品质明显改善,极大推动了社会生活特别是审美的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应该看到,美术创研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实效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服务的数量偏少。相对于14亿的人口大国来说,目前我国美术创研单位的服务数量远达不到需求,这在经济欠发达的城镇地区更为明显,尤其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第二、服务方式单一。就这些年美术创研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来看,以举办画展、开办绘画课堂为主,这满足了一部分人的审美要求,但对于审美需求多元化多层次的要求来说显然是不够的,特别是绘画爱好者之外的人群要求得不到满足。第三、与社会需求还有差距。目前的美术创研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限定在室内的展示和教育,专业化有余,多元化和层次化严重不足,同时与社会的其他方面如生活社区、城市空间的审美需要等脱节。

          那么,如何拓宽美术创研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提高美术创研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呢?我以为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用力。

          首先,加大美术院校、画院的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多渠道鼓励社会力量创建美术馆和博物馆。目前我国的美术院校和画院虽然数量很多,但多从事专业创作研究,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工作,多体现在专业的美术教育,往往与社会实际需求有一定的脱节。而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要场所,博物馆和美术馆数量太少。比如美术馆,截至2020年,中国有美术馆618座,大约每226.5万人一座美术馆;而日本美术馆有1000余座,大约每12.5万人就有一座美术馆。像日本京都人口仅百万,而博物馆、美术馆数量就达到200座。在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除了公立美术馆、博物馆之外,私立美术馆、博物馆数量巨大,这些私立场馆规模大小不一、运行方式灵活,能够充分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方面的审美需求。这是可以借鉴的。

          其次,社会文化需求反映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除了美术馆、博物馆、文化馆提供的美术展览和欣赏之外,图书馆、科技馆、影剧院、音乐厅、动物园、植物园等都可以作为美术创研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在这些场所开展的美术展览、植物展示、科技展示以及美育方面的沙龙、讲座等等,都是有效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第三,目前可见的服务方式主要是美术展览和美术创作教育活动,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各层面多层次的需要。实际上,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可供引用的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除了传统的人文美育外,中国各民族的传统节日、各种风俗习惯,都涵盖着丰富多彩的审美文化内涵。比如魏晋时期就流行的修禊活动,将踏春活动和书法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愉悦心情,更可以陶冶情操,促进审美的提高。在当代,也可以通过文化活动与美育结合起来,拓展美术创研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提升美术创研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总之,应该打破单一模式,创造性地进行美术文化资源的转换,以适应现实需求。

          此外,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手段。根据2022年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3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因此,在网络上进行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也是一个有效的方式。通过虚实世界艺术经验的融合,可以打通两者的隔阂,大大拓宽美术创研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的领域。


          (作者系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34(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7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