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当前位置: >> 知识库 >>

        高职院校如何培养有工匠精神的艺术人才

        分享到:
        作者:朴守帆 陈文娟 来源:美术报2022-04-04 08:42:27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作品 指导老师:朴守帆

          当下社会各阶层对教育的认识朝着泛学历、趋利化的倾向发展,造成了高校考学竞争激烈、人才升级渠道狭窄,社会行业中创新型专业技术中坚人才普遍匮乏。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职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进入提质培优的快车道。进一步提升高职艺术院校教学质量,加强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面对专业创造力强的优质学生,采取有针对性多层次、差异化的培养模式及教学路径探索,培养出新时代推进文化产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有着迫切的社会现实需求和时代意义。本文以公共造型艺术课程为例,探讨高职院校美术生“基础拔尖人才”培养方式教学路径探索。

          高职院校差异化教学刻不容缓

          公共造型艺术课程,即在公共空间中,以人为本,面向公众展呈的造型艺术文化产品。包含城乡建设、学校、展馆、公园广场等如城市雕塑、空间装置、景观小品、室内外装饰品设计,及工业艺术造型产品等,是环境艺术设计和产品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

          公共造型艺术人才需要扎实的专业基础、较高的艺术修养、审美情趣,较强的创造力与长期实践动手能力,使公共艺术产品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还要熟练掌握如木、陶、铁艺、铸铜等工艺材料技术制造流程、3D打印等软件技术综合能力,从而服务社会的高品质公共文化供给,是艺术与科技、艺术与文化产业、城乡建设、环境设计、工业产品设计高层次高质量跨专业融合的产物,是当今文化产业领域中亟需的优质紧缺人才。

          高职院校美术生长期被社会视作高考分流的低层次人才,不乏一些因文化课门槛低涌入的短期集训美术应试高考生。凭借多年教学经验发现,在鱼龙混杂的艺术生源中,亦存在少量专业基础扎实,艺术天赋高的优质学生。此类生源通常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表现优异,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与创造力,具备高品质公共造型艺术人才的潜力。多年来高职院校专业基础课程不断删减,导致对公共造型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在基础教学中只能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地学习。当他们想要对此类课题作进一步探索时,学校却无法提供系统的深层次教学为他们拔尖升级。等到大三选择公共造型艺术毕业设计课题时,却又感觉意犹未尽,为时已晚。这种因材施教深耕学习中间环节的缺失,无疑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及成果有效产出的一种限制与打击。

          近年高职院校也积极拓展学生的多层次、差异化教学,如产教融班级和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开展,但并未形成体系,也缺少行业技能导师的加盟与引领。对于学校来说,如何挖掘这类优质学生,探索针对性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为社会输送可持续艺术创新技能型人才,无疑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锻造独特的“基础拔尖人才”

          培优模式

          精准定位预备人才需求,以现有的专业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引入行业企业技能大师优质师资进校园,晋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双元导师师徒制,小班化人才培养模式,量身定制专业课程体系,培育社团工坊三创开放平台人才引流辅助渠道,锻造独特的“基础拔尖人才”培优模式及教学路径。

          如何定位预备人才?第一步,在高职院校大一基础课程中,对表现突出具有培养潜力的优质学生,选拔为基础拔尖预备人才,完成大一至大二上工作室制教学计划学分要求,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深耕学习。第二步,培育社团工坊三创开放平台,吸纳兴趣学生进艺术工坊,引流部分优质大二学生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结合校企行业资源,打造“创新、创意、创业”三创社会开放课堂平台,促使学生、社会、行业三方人才汇流,积累三创人才梯队建设。第三步,开设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课题,引入实体项目,选拔大三跨专业学生进驻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果孵化。

          师徒制小班化教学培养模式。聘任行业技术大师、工匠师傅入驻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行双元导师师徒制教学体系。加强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改进,优化整合师资力量,核定拔尖人才教学指导老师的课时量及经费补贴,建立拔尖人才培养规范的管理制度。良好的体制架构将会增强老师与工匠师傅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执教的敬业精神,更有利于培养人才。选拔出的基础拔尖预备人才,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构建现代“师徒制”小班化教学模式。

          改变教学课程结构,针对性系统化教学培养。进入技能大师工作室后,为避免课程安排的无效重复,针对每位基础拔尖人才实际学情,量体裁衣、因材施教。改变现有教学课程结构,通识课与基础课进行常规大班制教学,其他专业课程灵活定制。技能大师工作室课程可与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方案中部分专业课程学分互认,授课方式更为精准,具有变通性。如此可促使教学内容更具专业性,师生互动更密切,教育过程更深入,教学质量更有保证。同时,引入校企实体项目,积极参加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教进行项目实践教学。保障基础拔尖人才在完成人才培养学分基础上,完善项目实践周期及深耕学习,达到双赢成果。

          以学生为中心,提升学生的“三创”专业核心素养。大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重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意素质、创业潜质”三创精神。结合英国伯明翰大学国际先进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增加学生自主信息查找,小组讨论环节,加大导师平时对学生的引导启发,授课内容关注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和动态,开放式教学增进互动。正如亚里士多德的名言“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设置公选课程、社团工坊,社会服务开放课堂、创意思维训练营等实践项目,通过课内知识发展课外技能,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工匠精神实用型人才将成培养趋势

          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实践,“基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与以往教学产生显著差别。通过学生学习成果的反馈可以看出,基础拔尖人才培养方式、教学路径探索,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受学生喜爱;同时也刺激教师有更强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堂颠覆了刻板的传统教学模式,更注重人文关怀,更具灵活性,也更贴合时代个性化和多样性的要求。在授予学生“渔具”的同时,发挥工匠精神鼓励学生打开思维,深入探索,对艺术进行更高阶的追求,使艺术与科技与现代化工业更加紧密融合,与时俱进。

          “基础拔尖人才”将是我国重要创新人才群体,结合现代学徒双元导师制技能大师工作室进行“基础拔尖人才”小班化试点教学,以专业特色为学生量身定制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计划,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三创核心素质、工匠精神培养,打造社团工坊开放平台、引入实体课题项目,行业、企业、校园三方人才引流师资梯队教学,通过导师言传身教深耕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为社会持续培育出专业素养高、创新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俱强的工匠精神实用型人才,帮助学生真正成为新时代社会急需的中坚力量,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作者供职于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49(s)   7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