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画家网
      当前位置: >> 知识库 >>

        于安东:视觉审美培养不可急功近利

        分享到:
        作者:于安东来源:中国美术报2022-03-29 08:17:13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国的人才培养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高等教育中普通大学生的美育对于其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美育实践中,审美培养是建立在人的感觉器官基础上的审美感受性培养。

          视觉美育首先是以视觉审美感受培养为基础的视觉思维培养,它需要视觉感受、视觉审美理论认知、视觉表现实践体验联动,它们反复作用于人体视觉认知神经系统,在大脑相关区域形成兴奋神经元,通过联络神经元实现视觉审美认知。因而它是一个持久而缓慢的发展过程,是一项指向未来的教育。又由于视觉美育涉及到未来人们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质量,它又是一项必不可少却又不可急功近利的感受力培养活动。

          视觉美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但又涉及专业教育的许多核心内容。比如审美感知、表现方法、艺术想象、文化理解等环节的认知,需要美术理论、美术表现、思想情感表达等专业知识的参与培养。鉴于目前高等院校视觉美育没有成熟的系统培养方案作为参考,所以需要培养单位发挥专业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进行课程建构。在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学院的美育公共课教学实践中,围绕着视觉思维培养的核心内容,组织教学团队把教学内容划分三个基本板块实施美育教学。

          首先,通过美术理论与作品欣赏建立基本的视觉认知理念。这个板块是以美术发展理论和造型基础表现实践体验为主的技法理论教学为主要内容。包括典型意义的美术发展史认知,表现技法、视觉图式以及意识领域的思想情感及视觉审美三位一体的作品欣赏。其次,通过视觉造型的理论与实践表现来培养视觉审美感受能力。造型表现实践板块是有效地实现视觉造型理解的重要途径。这个板块是以造型表现实践体验,以及相关技法理论教学为主要内容。具体包括了与单元表现体验相关的实践理论认知,与造型实践理解相关的课题训练,造像表现技法训练中加强对作品欣赏相关的造型知识点的关联理解。第三,通过视觉思维拓展与社会审美实践活动形成独立的审美态度。这个板块是以之前的理论教学以及相关的技法理论教学为基础的审美实践活动,目的是通过视觉审美感受敏感度的培养,实现培养对象审美素质的提升,也就是现实生活中审美能力的建立。板块内容包括:在美术馆、博物馆、自然与人文环境中进行视觉思维关联的审美活动,在个人视觉审美特性基础上的即兴独立审美判断培养,自评、班组讨论评价、教学团队评价相结合的开放性培养对象学习评价。

          总之,在美育实践的过程中教学团队需要认识到,视觉美育作为公选课,其培养对象选课的目的各有差异,但是培养个人审美素质提升、造型艺术的爱好、艺术神秘感的吸引,以及其他综合因素是大多数同学的选课原因,最终经过学习能在美育课程中有所收获,而更大的收获应该是为他们将来的审美观形成打好基础,从而实现可持续的自我审美能力提升。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 热点新闻
      • 推荐名家
      • 展览活动
        • 版权所有Copyright2009-2010Painterchina.ComALLrightsreserved
        • 联系方式:E-mail:70308989@qq.COMQQ:70308989公司电话:010-5653121713911531611网站备案:京ICP备09032372号
        Processed in 0.040(s)   7 queries
        update:
        memory 4.363(mb)